图像0379  

下午 6:14
汇率战不息,金钱永不眠。
 
英国脱欧-英镑迅速贬值。。。要说今年2016其实汇市烽火连天-从1月至今都没有停歇过的说--先是人民币在2月时分被全球大鳄阻击战【因为2015年8月11日央行调低人民币汇率以来,本币贬值预期的阴影则挥之不去,甚至有2015年9月和2016年1月产生的在岸、离岸汇率高达1600点的差异纪录,令人不堪其忧。】
 
再来3月日本央行再次搬演珍珠岛空袭战役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宣布使用负利率后的全球金融汇市震荡【这也直接影响到台湾鸿海准备收购日本夏普的一揽子评估判断--然而4月迅速的鸿夏联谊还是成事了】
 
还没来得及学习亚洲这两强的金融汇市遗波-6月梅雨的这一刻英国公投决定脱欧。。。实在精彩的说【话说马币其实也是汇率战的主要演员之一的说【乔纳森认为,“在经济权术的使用过程中,大国是实施国,而小国是目标国。“货币依赖”是指某些小国或经济体的货币参与了某个大国的货币体系,这对小国来说是有好处的,比如货币的稳定,以及因为被体系隔离于世界经济而给自己带来一定程度的金融保护、相关的专业技术,以及与贸易、金融准入相关的条件,各种重要特权,等等。】
 
但有光就会有影~~依附于大国货币体系的小国面临国际货币大国四种易如反掌的处罚手段:强迫(enforcement)、驱逐(expulsion)、榨取(extraction)和诱陷(entrapment)。
 
乔纳森.科什纳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政府系教授,长期从事国际关系与政治学研究,但这并不妨碍他把研究嗅觉延伸到了金融领域-这里提供了上个世纪三个比较典型的汇率战个案让大家学习~~
 
第一例是苏伊士运河危机。
 
  这是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汇率战争。1956年10月31日,英法联军进攻埃及,宣称要夺取苏伊士运河。这显然触犯了美国的利益,于是美国首先在联合国提出议案,要求交战双方立刻停火并撤军。随后,美国大举抛售英镑,不到一个月,英国外汇储备减少了3亿美元,占外汇储备的15%,但英镑贬值的势头仍未能止住,英国随即向美国人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未果,彼时美国财政部长乔治.汉弗莱在与英国财长的通话中撂下狠话:“除非英国遵照联合国的决议撤军,否则总统也爱莫能助。”
 
  同样,法国的法郎也面临着快速贬值的窘境。最后苏伊士运河危机以英法两国撤军而告结束。
 
  美国在面对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能如此快捷地动用汇率武器,与美国国安会的架构有关联,在国安会的联席会上,美国财政部是位列国防部之后的常务成员。
 
  第二例是君子协定下的法郎危机。
 
  1936年9月25日,伦敦、纽约、巴黎同时宣布法国法郎将要贬值,且英美两方将不会实行报复性措施,未来三国将在所有的货币事务上进行协商。这一协议被称作“三方货币协议”。然而,协议实施后,法郎却走上了由小贬转大贬的不归路,两年间共跌去了43%,经济遭受重创。很快法国也在德国的进攻之下沦陷。
 
  这个案例对于当下中国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为2015年8月11日央行调低人民币汇率以来,本币贬值预期的阴影则挥之不去,甚至有2015年9月和2016年1月产生的在岸、离岸汇率高达1600点的差异纪录,令人不堪其忧。
 
  第三例则是坦赞铁路时的汇率战。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千里迢迢派人携资金技术加设备在非洲修建坦赞铁路,然后不为国人所知的是彼时彼地发生了一场汇率战博弈。
 
  赞比亚盛产铜矿,却由于罗得西亚的独立使赞比亚变成了一个不靠海的内陆国家,通向南非海港的铁路因彼时的种族隔离制度不能通行,急需一条通向坦桑尼亚的铁路出口铜矿拉动经济,两国将眼光投向了中国。当时的中国也急需拓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交往。于是,从1970年到1976年,5万余名中国人被陆续派往非洲,凭着“国际主义”和“勒紧裤腰带”的精神,建成了这一条横跨东非的动脉。
 
  实际上,盛产铜矿的赞比亚并不穷,当年曾以8000万英镑的外汇储备成为英联邦非洲国家内英镑的最大持有者。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对英国可运用的手段有三种,一种是威胁脱离联邦;另一种是威胁切断对英国的铜出口;还有一种威胁是出售赞比亚持有的英镑资产,这可能会对现有英镑区国家造成危害。
 
  于是,自1964年至1967年,由于赞比亚带头减持英镑,令非洲的英镑结余由7.5亿英镑下降到1966年的2.54亿英镑,并引发了国际市场上的英镑危机,最后由英国妥协,承诺对赞比亚实施一揽子补偿性援助计划而结束危机。
 
  乔纳森将此案例归纳为赞比亚为了迫使英国以武力手段平定罗得西亚的叛乱,而于60年代末期对英镑体系发起了“策略性破坏”,赞比亚迫使英国给予了重要的补偿,是成功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116486455912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lvinli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